家家戶戶



這個季節走進村子,會發現家家戶戶一片忙碌他們在忙些什麼? 怎麼家家戶戶的庭院都晾曬一粒粒的東西?

近一些看,知道這是什麼嗎?

這就是搾油的茶籽,也就是茶樹的果實,「苦茶油」就是由它提練出來的,0.6公斤售價1800元它是最貴的食用油,雖然貴,但它在進補方面的功能廣受認同,也因為數量不多,產量仍然供不應求。 一瓶一千八很好賺?其實不盡然,看看下面的過程

這是長在樹上的茶籽。

這是成熟的茶籽。

如果不趁它還沒蹦落之前採收,就得一粒一粒撿,所以未落前採收是第一道程序,接著便是曬乾。

數日之後水份漸少,果殼與果粒逐漸脫離。

撿除果殼再曬一週,縮水的果仁會與外皮逐漸脫離。

↑放入蛻殼機擊碎果粒的外殼並做初步分離。

經過壓碎後,較重的果仁直接掉出,較輕的皮、殼則利用強風吹到遠方出口作初步的分離手續。

有了蛻殼機,它則晉身為古董,早期它可是縱橫全場蛻殼、搗碎、椎粉缺它不行,時代進步了,歲不我予,該退場時其實它也無話。

這是蛻了殼的果仁,仍含少許雜質。

經由人工再作分離,弟與兄三歲之差,果皮分離的古老技藝雖就在上下翻驣之間,為弟的七十老農只惜手不靈巧求助長兄,一起一落間衍生而得的是難得的妯娌和穆。
123123123

再曬數天,當它全乾時就可送到榨油場榨成油。有了榨油場代工,省去了不少程序,記得小時候經常陪著父母親日以繼夜,從搗碎、磨粉、蒸熟到送入木造榨油機,一直到一滴一滴的油慢慢滴出來,守在機旁不斷加壓,由「滴」累積成「瓶」是漫長的等待。濃濃稠稠淡黃色,帶著一股淡淡的香,小時候媽媽偶爾會從大鍋稀飯中撈起一碗「乾飯」淋上少許茶籽油 再打上一顆雞蛋,攪拌後成了疼愛寶貝的桌上佳餚,真是感念。 二百多年前一群由大學士張文鳳率領的福建安溪居民,渡過了兇險的黑水溝在山下的小坪頂安居落戶,他們帶來了安溪的鐵觀音廣植於附近山區,因此茶葉在民國五○年代以前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興福寮」是一個古僕的小山村,先民也是移民的一系,受限於水源不足,這裡只有三十戶人家,小村雖 不起眼,但曾經也有它輝煌的過往,1921年日本人發現的大屯金礦就在這裡,四、五○年代它則是柑橘外銷日本的重鎮,可惜隨著時代的演進,蛻去了光環,又受國家公園開發建築的限制,這裡保留了一份難得 的古樸之風。早期種植的茶樹已不再採收茶葉,但是老茶樹上每年 都會結出累累的果實,為農民帶來少許的收益,雖然茶油價高,但是十數瓶的成績已是動員全家大小人仰馬翻半個月的成果,一百公斤只可榨出2.5公斤的油,一百公斤要讓一個人採一整天採到手抬不起來,如果連工資成本算進去,一瓶的製造成本肯定超過五千元,一瓶賣一千八還真便宜,只是苦了農民,食之乏味,棄之可惜也對不起良心,為了三、二萬強收成又要累翻一家老小,真是左右難為!

 

活動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