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在農場的這幾年,早期埋首在園藝之中無暇聆賞蟲鳴鳥叫,近三年農場穩定成形,加上解說的需要於是放緩腳步開展視野逐漸將重心移往生態知識的追求,閱讀與觀察並進,對生態知識有了初步的基礎,但是有些現象還是很難去解釋,如台灣藍鵲為什麼知道葡萄成熟了?
貓為什麼知道小雞孵出來了?果子貍怎會知道芭蕉熟了? 七月份農場的葡萄架掛著十幾串葡萄,當它逐漸由綠轉紫的時候台灣藍鵲竟現在架上,雖然台灣藍鵲經常出現在農場的天際,但都是又高又遠,而葡萄又是藏在濃密的葉子下,但是台灣藍鵲就是能知道,本想留下來讓小朋友嚐鮮,卻都進了台灣藍鵲的腹袋。
前些日子路過芭蕉樹下,發現有一串芭蕉已經轉黃,當下請阿芬去收取,第二天想到此事又未見芭蕉,於是問明原尾,才知道是阿芬怕被壓到不敢動手,於是拿了鋸子趕赴現場,鋸下來之後發現最上層的芭蕉每個都被吃了一半,一看齒痕是果子貍的傑作,雖不會不捨只是驚異牠怎會知道!不一會工夫又發現數隻藍雀徘徊芭蕉樹上聒噪不已,似乎在訴說著“芭蕉怎麼不見了?”
動物為了求生發展出許多驚人的能力,農場的小雞在剛孵出第二天,走路還搖搖晃晃就能吃掉一隻比它小一點的螳螂,近日在觀察一窩綠繡眼雛鳥的成長過程更是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