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芭蕉葉 是誰割了芭蕉葉?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這是古代一個很喜歡詩文的秀才在跺步了一個早上,好不容易想出來的上聯,但是想了上聯卻久久對不出下聯,後來還是他夫人看不下去了,幫他對了下聯:「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哦!原來芭蕉是他自己種的,只因他的文采不好才會鬧出笑話。 每當清明時節,山上的芭蕉、連蕉的葉子常會被割去當成做草仔粿的底墊,但是清明過去很久了,誰還會整齊的割去芭蕉葉? 如上圖芭蕉葉的葉脈與葉梗垂直,脈脈相連,葉脈纖維由葉梗延伸而出直到葉緣,纖維堅韌不易斷折,但是橫脈容易撕裂,有防大風以保全葉子的功能,如下圖下葉已歷盡滄桑。直脈纖維堅韌不易折斷,除非利刃相向,很難如下圖上葉的平整切痕,可以確定一定是那個傢伙拿刀割的。 ㄟ!奇怪,割了葉子怎麼不帶走? 莫非是小朋友太頑皮?因為經常會發現小朋友追雞為樂 或者是拔花餵鵝,甚至拔橘子當棒球... 不太對,切去的葉子為何都是規律的捲起來? 在捲起來的葉子裡,不經意的發現.....而且愈吃愈外面 幾乎讓自己完全現形,我猜牠已吃得忘形,因為牠既無保護色,也無盔甲上身。 既然這樣,就請牠出來讓大伙仔細瞧瞧。 有點害羞縮成一團 我們不忍參訪每個捲葉,只在其中一個短的捲葉中發現一個蛹,明顯比幼蟲短小許多,不忍傷害,只希望牠在羽化之後漂亮的倩影能在農場多做流連,好讓小朋友有機會一親芳澤,如果是蛾的幼蟲,那也只好認了,因為牠們晚上才出現,但至少我們不會再冤枉小朋友。知道嗎?早期沒有報紙的時代,練毛筆字都是利用芭蕉葉,如果當時此蟲猖獗,歷史上或許出不了這麼多書法家。 活動相片 回上一頁